音乐指挥博士学啥?

湛雅婷湛雅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2月16日,2015“音乐盛典MTI”指挥大师班上,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曾这样告诫中国学生:交响乐是世界的,但音乐是属于自己的。小泽征尔所说的“自己的音乐”,并非指原创,而是指适合自己个性的演绎。如何演绎?这需要指挥家敏锐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和音乐家的创作意图,并用艺术的思维引领演出,打动听者。

指挥泰斗梅纽因坦言,自己并不会去鉴别音乐家的优劣,因为音乐是“人类的语言”,他懂拉丁文、英语和法语,故而懂得音乐。他对音乐的领悟,“用双眼、双耳去感觉”即可。

音乐能提升人的情商

音乐厅里,优美的旋律、起伏的歌词和动人的故事,让人忘却烦恼;音乐教室里,童声合唱或独唱,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灵动与气息;综艺舞台上,现代音乐混搭古典乐,让人耳目一新,等等。音乐已不仅仅是音乐,它被提升为一种文化与情怀。

它不仅仅满足于娱乐功能,还承担起人文教化的重任。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只需要花15分钟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就可以有效地减轻压力,使身体保持健康,并提升人的精神世界。

乐圣贝多芬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好的启蒙老师。它包含深刻而广泛的含义,永远对人生施与吸引力和驱动力。

音乐为什么能提升人的情商而不提高人的智商呢?

因为音乐有助于人从感性世界进入理性世界。我们喜欢音乐,是由于感情的活动。但听音乐时还要用理智去思考,这样就起到感性与理性的交流。

音乐有助于扩大视觉形象

人对于音乐的感知,实际上是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一方面,音乐提升人们的智商,即增强人们的直觉和鉴别力,培养音乐想象力、思维能力和理解力。另一方面,音乐提升人们的情商,即扩展人们对情绪的体验和感受,加强人们内心的自我控制和判断力,使人更有韧性,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音乐是感性的、直感的。但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听众,在欣赏音乐时更多的则是思辨性的东西,如作品的表现力及艺术价值——哪些东西打动了你,为什么?

著名学者陈祖武曾感叹,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在音乐的边缘”。城市霓虹的闪烁、手机频繁的振动的当下,纯粹的音乐或许已成久违的奢望。然而,我们不可失去记忆,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聆听音乐的同时,也要思考音乐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的启示,以及如何提升自身的精神追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