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校还有预科生吗?
目前,我国的高校招收的外国留学生是实行两种模式:一种是双语教学项目,另一种就是汉语授课的项目(又称“预科”)。 前者是指由教育部审批立项,由国内大学举办的中英文授课的国际课程,这些学生入学后和国内学生一样,在同样的校园里学习同样的教材、参加同样的考试,只是老师全部由外籍教师担任用英语教学。由于外籍教师的母语一般不是中文,所以这种模式一般被称为“双语教学模式”。
后者则是专门为中国学生开设的完全汉语授课的课程,一般分为语言班和专业课两个部分。先修读一段时间的汉语课,再通过考试选拔进入专业学习。这类项目大多是由教育部授权给一些院校自行设立审批的,因此数量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项目,学生在毕业时所获学位都是受到中国教育部认可的,进入职场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近年来,不少境外院校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大量开设了汉语授课的专业,使得招生情况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以香港为例,原本政府只批准了三所内地生源较多的院校设办自资类课程,但由于需求过大,又陆续增加了几所。这使得部分院校的招生计划满了之后仍在扩招,而部分考生因缺乏足够的了解填报了志愿却没能被录取。
对此,有家长感到很不理解:“为什么港校在我们内地招生没有设置一定的门槛,这样是不是太随意了?!” 事实上,由于汉语授课的项目在申请流程和费用上与国外其他课程并无差别,且能收获同样的学历,因此在选择上并不是十分理性。而且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提升,一个洋文凭已经不如从前那么吃香了,拥有留学经历并掌握一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已达70万人,相比去年减少4.1%;2020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选择出国留学的人员也有66.22万人,比上年减少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