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招预科吗?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庆教授带领的一支科研团队在探索新型碳纳米管的研究过程中,意外地获得了新型类富勒烯结构—六角双环化合物CM6。科学研究无止境,这种新型碳物质将引起哪些学科和应用领域的变化,科学界和企业界充满了期待。《科学报》记者近日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由我国知名科学家石钟慈院士和吴庆教授联合建立的清华大新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计划在2008年培养50名左右的创新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即清华大学纳米技术预科学位研究生。
纳米技术是前沿科学和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科技领域,是新世纪科技革命的热点和亮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世界各国都把纳米科技发展视为抢占技术制高点、解决重大经济和国防战略问题、抢占国际经济制高点的核心问题。1998年5月,由著名华人科学家石钟慈院士和清华大学吴庆教授联合创办的清华大学现代纳米技术有限公司和现代纳米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中心瞄准世界纳米科学和技术发展前沿,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复合人才,推动纳米科技应用领域的产业化。
石钟慈院士在谈到设立清华大学纳米技术预科的情况时介绍,我国2003年启动的“985”工程创新基地,在清华大学成立了微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主要进行纳米科技的基础理论研究。自1999年以来,我国设立了纳米科技国家重大基础课题研究方向,在“十五”攻关项目“纳米研究技术”中,“国家纳米科学技术基础科学数据中心”由清华大学和北大共同负责建。“其实,清华大学在七十年代就已开始纳米科技研究。”石钟慈院士解释,“只不过‘七五’、‘八五’、‘九五’期间重点不在纳米——国家有重点,在‘九五’期间,我们国家把生物技术作为重点,把纳米科技作为支撑技术之一,所以要建设纳米中心、纳米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等,都是为了满足国家基础科学发展的要求。”
吴庆教授告诉记者,人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纳米技术是运用原子、分子层次的加工能力,研究、开发、应用其相关产品的高新技术。“例如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医学,研发纳米药物、新型低毒副作用的化疗药物;应用于新材料,开发超硬材料、超导材料、陶瓷材料等;应用于电子信息,如制作、发现新的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等;应用于能源开发,如超强蓄能材料(超级电池)、二氧化碳复碳(增加大气中碳循环)等等。”目前我国在纳米科学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在研制和生产方面,已拥有几百种纳米材料产品,应用于信息、能源、生物、材料、环境、航空、航天等领域。“如用于制造计算机硬盘的磁性纳米材料,制造电脑芯片的二氧化硅纳米线,半导体工业使用的纳米级高纯金属粉末,还有液晶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而在使用方面,纳
米材料产品已深入到人们日常使用的很多物品中,如洗发水、牙膏、纸巾、皮革、油漆、复合材料等等。不仅如此,纳米材料还在环境、医药保健、生物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相信,基于纳米材料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多,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由于21世纪是纳米世纪,世界各国都对纳米科学研究给予极大的关注。石钟慈院士介绍说:“在全世界,美国、英国、德国、俄国人都在抢占纳米技术制高点。特别是在国家层面他们早就关注纳米科技了。新加坡政府把发展纳米科技作为国策;欧盟将纳米科技作为前沿学科;日本将发展纳米科技纳入国家战略,而且在日本把纳米科技分为四部分:工程化、材料化、生物化和信息化的产业化。”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我国也应尽早建立相应的科技发展战略。吴庆教授认为,我国的纳米科技发展战略应该与国外的不同。“发达国家主要把纳米科技作为前沿科学和工程应用同时发展,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把应用放在首位,通过应用带动了前沿基础科学的发展,发展出来了新的材料和产品,反过来更好推动应用,再用应用的结果来提高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以应对国际上其他国家在纳米科技方面的激烈竞争。”而在应用研究方面,应该突出重点,选择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重大课题,政府重点支持,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