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国外的奇闻?

祖兴全祖兴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视频,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外国小伙对100个人的采访,问题只是两个: 第一个问题: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你最想回到哪一天? 为什么问这两个问题呢? 因为对于“后悔”和“最想回到哪天”的答案,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一个人的三观是从童年开始形成的,基本长大以后很难改变,所以可以从这些回答中看出一些端倪。 我看了这个视频,也做了简单的统计: 这个视频里一共200个人,回答说“最遗憾的事是没有机会再重来一遍”的人最多,有63个,占全部的三分之一;

接下来回答“没有好好利用时间”的人次之,有56人,占全部的二分之一弱; “最想做的是改变过去”的回答排第三,有49人,接近一半; 最特别的回答是排在第四的“没能多陪家人和朋友”,有47人;(特别的原因后面会说到) 还有四种回答分别有38、34、30、25人,都不到二十分之一,暂且不表。 这六种回答中,有五种都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只有一种属于普遍的人性。

带时代特征的五种回答中,前三项“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没有好好的利用时间”“想要改变过去”都是与“遗憾”有关的,而且都反映了一种迫切的状态,即对于自己人生的不满意。 这种不满意可能来自于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或者对自己能力认知不足而产生的懊悔感。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很多人会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咸鱼,这种想法其实是非常少的,大部分人的理想都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当达不到这个理想的时候,就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奋斗一下,于是就会产生一种时移事去怅惘若失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就会让他们产生“如果重新来过我会....”的想法。

回答中体现出“遗憾”的词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列举的部分,都是出现频率较高的。 没来得及~ 没有~ 假如~就~ 要是~多好呀! 这些短语都能表现出“遗憾”,而拥有以上观点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时光流逝、光阴不再的感叹,而这种感叹往往是由对比产生的,也就是会想自己已经拥有了什么,而失去了什么,从而有了遗憾之感。 排在第四的“没能多陪家人和朋友"虽然也体现了遗憾的特点,但还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就是在遗憾的同时还包含了内疚,因为前面几个回答的“遗憾”是自己主观选择的,而这个回答的“遗憾”却带有某种无可奈何的色彩。

这种无奈可能来自于社会压力或者生活带来的负担,让人在享受自由之余不得不牺牲某些东西来换取更加稳定的生活,因此这种无奈是带有一定的悲凉色彩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