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联邦为什么没香港?

晁悦尊晁悦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香港、澳门自1997年和1999年回归后,至今仍在英联邦之内;但它们的特殊地位是1984年后才获得的。 “英国政府可以允许中国在任何时候收回这些领土,也可以永远不收回”,1972年的《中英联合声明》是这样写的。当时,中共刚刚取得政权不久,面临苏联的威胁以及越南在中越战争中的得手,让中国十分警惕印度支那的出现,所以不可能把香港和澳门的问题继续扩大化。而英国在当时也迫切希望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进而获得中国对英国在国际上的支持,因此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也达成了共识——事实上,从1975年开始,港英当局就不断向中央政府暗示可以接受“一国两制”的方案了(1963年港英当局曾明确表态不接受这一方案)。

1984年在签订《中英联合声明》中正式确定了这种安排——也就是说,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英国同意将香港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条件是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英国在港的利益。 当然,英国人当时也不傻,他们也知道既然中方之所以同意这个“一国两制”的方案是由于受到苏联威胁的缘故,那么一旦苏联解体、俄方无力东顾,中国就会收回香港。英方同时提出了一个“十五年过渡期”的建议,即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前,双方在十五年的时间里通过双边协定的形式处理具体事宜(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上,也就是在“一国”的问题上,中英双方实际上并未达成协议或者制定出相应的条款;而在涉及特区治权的问题上,也就是在“两制”的问题上,双方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和中方承诺的不干涉内政等协定。由此形成了一种特区的所谓“中国特色”,即作为直辖省级行政单位由中央人民政府管理,但根据基本法又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璩诗禅璩诗禅优质答主

印度独立后,英国彻底从南亚退出,英军在南亚的最后一块阵地是临近阿曼的塞兰岛,2000年也被租借方马斯喀特·阿曼收回。于是英国在波斯湾的势力范围亦告终结,只剩下地中海的直布罗陀和百慕大群岛两块飞地。

在太平洋,英国在二战的后期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达成“西太三国”军事同盟,以取代日渐势隆的美国在英联邦中的地位。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华盛顿为了防范苏联和共产党势力由东北亚下侵,重新占领日本和琉球群岛并派了一个航母战斗群长期驻扎横须贺,使“西太三国”沦为二流的军事同盟,英国在南太平洋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1954年美国为了与苏联争霸全球,把其军事基地的建设扩大到第三世界,并以“门罗主义”拒绝其他北约国家插手加勒比海地区,为此英国被迫把加勒比海沿岸的英属殖民地组成牙买加“加勒比共同体”,充当“二流北约”遏制南美。

所以1965年英联邦内部形成铁一般的共识:英国应以牙买加为中心,打造英属加勒比海殖民地和非洲殖民地为新型英联邦势力范围,彻底放弃亚太地区的英属殖民地和军事基地。为此英国人把本已决定交给新加坡的“马来联邦”重新组建为“马来亚”。而原马来亚的领地“新加坡、汶莱”则分别独立(加入其他国家),同时把驻扎在新加坡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组建的远东司令部撤回马来亚。

因此香港在70年代末就被华盛顿定义为“美国太平洋战略第一岛链上的桥头堡”而不许英国人自做主张“高升”它,而直接要求香港以英国殖民地(而非普通英联邦)的名义成为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忠诚的卫星国就可以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