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好找工作吗?
2018年3月,我刚从内地到香港工作。 在港期间,我见过太多在内地混得风生水起,但到了香港就处处碰壁的“精英”了… 说实话我非常疑惑这些人的选择——明明内地的晋升空间更大、工资水平更高(相对于香港)、人脉圈子也更广。为什么他们偏偏选择了来香港从低端做起?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其实这些人并非以“工作能力”为主要考虑来香港的。 他们更多是为了“身份”“自由”“平台”等而选择香港作为跳板。 而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确能为这些“跳板人”提供不错的平台和机遇。 但问题是,这些人原本就不以“工作能力”为主要在香港就业的理由和目的。所以哪怕他们在香港也能找到所谓“高大上”的工作,但其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其实并未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这种“拿香港做跳板”的人和真正为了事业发展而到香港工作的人,在我看来并没有区别。因为他们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平台。 但是,前者是寄生在后者身上的。因为后者的确能在工作上得到更好锻炼,从而更有可能实现事业上的目标。
因此当这些“跳板人”一遇到工作和生活的瓶颈时,就会怪罪这个“限制其发展空间”的地方。 可是事实呢? 事实是他们最初只是靠一个跳板的身份才能来到香港。而后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主要是凭着这个跳板的身份才能拿到那份薪水。换句话就是,他们的收入本质上是和他们的付出并不相匹配的。
于是,他们就开始抱怨这个“给了他们饭碗”的地方。认为这个地方“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待遇太低”等等。 他们忘了,或者从来就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如果他们没有这个跳板的身份,他们还能不能在香港找到类似的工作?或者说,即使他们找了很久,也找不到比现在低的工资和更合适的工作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也就是说,不管是从哪个角度考虑,他们应该都比以前在内地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和更多的挣钱机会才是…… 所以,为什么还要如此抱怨呢? 其实,我觉得他们在香港遇到的那些困难,那些所谓的“瓶颈”,都是他们自身能力不足导致的。 因为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以自己在香港能找到最满意的工作为目标,那他们早就在职业技能上有所提升了。
可事实上,他们是先有了这个跳板的身份,才有了后面种种的“机缘巧合”——他们本来根本没有资格获得那些“好工作”的。 但因为有一个跳板的身份作为前提条件,所以他们才有可能进入那些“好工作”的面试环节。
可惜,他们既没有为能进这些“好工作”而做好充足的准备,也没有因为在香港拥有这些“好工作”而变得更加强大。他们只是抱着一种投机的心态,想在香港这个舞台获取他们原本在内地也能轻松获得的东西。 可他们忘记了,这个世界并不是绝对公平的。他们也并没有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一直在努力争取他们想要的。
他们变得愈发迷茫和焦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最后补充一点,我在港期间的见闻也仅仅是基于我周围的个案和感受。并不能代表所有赴港工作者的全部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