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喜欢移民去哪?
先引用一句TVB戏里常出现的台词「香港,生我养我的地方!」 虽然港剧里面经常把香港说成是小破城或者烂码头,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很多人来说,这里就是第二故乡。 在香港生活过的内陆居民,大多会有一种身份认同上的矛盾感和撕裂感。因为香港的身份很奇怪,它既不是中国的,也不是香港的。 这种身份认知的混乱其实来源于历史原因。在清朝末年,香港岛和九龙半岛都属于广东新安县(今深圳市)管辖,当时并没有所谓“香港”或“港九”的概念。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军强占整座九龙半岛,并开始在岛上建屋定居;1847年英国在港岛北角建立租界;之后不断扩张占领,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将整个港岛、九龙和新界都划为自己实际控制领土。 但是由于政治原因,中英两国政府从未正式确立这些土地的主权归属。因此从法律意义上说,这片地区确实不属于任何国家。而居住在当地的英国人、华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就随之获得了双重国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繁荣,本地居民的优越感和归属感也水涨船高。同时因为中英关系紧张,内地居民移民海外成为潮流。在这种情况下,拥有英国国籍便成了身份的象征—不仅出国签证容易,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名号,走到哪里都能享受优待。 当然现在这种情况早已不再。英国公民身份已经不再是身份的金字招牌,除了给移民者带来更多便利之外,实际上也没有更多的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