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要修多少学分?
一般说来,研究生的学制是2年,有1.5年和3年的,但是不多。 每个学校的要求不一样,有的学校要求研究生至少选修90个学分才能毕业(如四川大学); 而有的学校则规定至少要修满60个学分,不过这些都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总和(例如武汉大学)。 当然,也有个别“奇葩”的学校,比如北京大学,研究生必须选修超过140学分才能毕业!(惊不惊喜)
为了顺利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同学们还是要认真选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哦~ 那研究生的课程都有哪些呢? 除了学术课程外,还有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在课程设置上还是有区别的哟~ 学术型硕士的专业课程是以培养科研能力为主,一般包括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课等等;
而专业型硕士的专业课程则以培养实务操作能力为主,偏应用。 除了专业课程之外,实践能力和科研成果也是判断研究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同学们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外,还要多参与导师的项目或是自己找项目来做,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另外,还要多读论文、撰写论文,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学分计算一般以课程内教学时数的多少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课程教学目的要求、教学方式、学习难易程度等,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方能获得学分,获得的学分记入学业成绩,纳入学籍管理。在我国,本科学位一般要求修140个左右学分,一般主干课程为3—4个学分,其他课程为2个学分。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课程计划(课程结构、课程门数、各种课程的教学时数)不同,实际所修的学分,会有适当的差异。学生在毕业时所应获得的总学分,由各高校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来确定。一般来说,在实行学分制的高校中,大多数每学期开设5--6门课程,学生每学年所取得的学分在30-35学分左右。
在国家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修更多的课程,取得更多的学分。如《上海市普通高校学分制管理意见(试行)》中就有这样的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为专业教学计划年限加两年:学生可以辅修第二专业或者攻读双学位;学生可以到其它学校学习,取得规定专业所需的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