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防晒霜怎么样?
去澳洲旅行,最大的感想就是紫外线真的太强了!虽然之前也有过被太阳毒辣的教训(比如去年夏天去新疆玩时被晒伤),但和澳洲比起来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在澳洲的每个晴天,你都会感受到强烈的紫外线,那种感觉就像是身上顶着一个灯泡,随时都会被烤化… 为了不影响接下来的行程,我专门去了当地著名的药品店chemist warehouse买防晒。
因为知道澳洲的紫外线很强,所以特地选了spf50+的防晒,但是到那里之后看标签才发现在澳洲这个紫外线指数最高的国家,这种强度只能算是低度防御… 于是我又买了图上这个号称是最高防护指数的spf115的防晒霜,据说可以抵御UVA/UVB/UVC三种紫外线,还能防水防汗。 其实这个防晒霜在机场免税店里就能买到,但是因为牌子没怎么听过的关系,价格倒是特别划算,每瓶都只要40元左右人民币(85刀/375ml)。
回国后朋友问我用的什么防晒霜,我说是这个叫kosé的,她们都一脸疑惑地说从来都没听过,不过确实是没有在市面上看到过。 所以这应该也算是澳洲本地的宝藏级防晒霜了~
澳洲的防晒品牌有很多,大家普遍知道的有澳诺拉、isders、Boronia、is Clinical、a’kin、aeon、camille Beau等等等等。其实很多药店里面都可以买到非品牌的一些防晒霜。
防晒霜主要是针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来区分的,所以,在澳大利亚买防晒霜,通常写的是SPF和PA值。SPF后面跟的数字代表的是UVB的防护程度,而PA后面带+号的代表的是UVA的防护程度,一般的描述是这样写的——SPF 30+ PA+++,这个意思就是防护UVB的能力是30倍,防护UVA的能力是+++。
在澳洲用的都是正规的喷雾防晒,喷雾防晒霜分为非防水和防水两种,在澳洲,用的人比较多的是Spray tan,它的瓶身都是铝罐的,所以可以喷出非常细腻的水雾,很容易均匀的喷得到皮肤上,不像国内用的DHC的喷雾防晒霜,喷出来的很粗,不好喷匀。而且国内的喷雾防晒几乎都是用的塑料瓶,太阳晒热了之后容易出问题。澳洲的铝罐喷雾不容易高温损坏,更安全。
无论是霜状还是喷雾防晒,都会分为非防水和防水两种。非防水的,游泳或者流汗了以后,需要重新涂抹,而防水的,即使在水里待了两三个小时,或者即使流了很多汗,也不需要再补涂。所以如果是夏季出游,防水的防晒霜是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