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外企好吗?
目前工作在澳资企业,非IT不是银行也不是券商,来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外企一般指在外设立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并且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法人。从这种意义上说,所有在中国大陆有经营业务的企业都是外企(除却港澳台资本)。但通常人们所说的“外企”指的是那些由外资企业派遣人员组成的,实行外国公司管理方式的机构。 我讨论的是这类“外企”的情况。
1.招聘环节 多数情况下,这些公司的招聘广告会明确说明需要“海外工作经验”或类似要求,因此对没有海外经验的毕业生来说,第一步就已被刷下。有经验的求职者则有机会参加下一个环节的面试。 在我参加的面试中,有的会有外国人出席(通常为HR或是经理级职位的外国人代表),他们一般会询问你一些个人情况,例如你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工作等等。
有些问题可能会让你感到突兀,例如“你为什么要回中国工作?”“你的父母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答案,因此也不必过度解读。大多数时候,感觉这些外国人代表的问题都很无脑而且毫无逻辑。 有的时候,HR还会让你看一个题目然后立即给出解答。
举个例子:比如给你一个问题 “如果你被强奸了,你会报警吗?”或者类似的题目,让求职在面试者瞬间处于很被动的位置。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必当真,随意回答就好。 有的公司还会有英文测试,内容大致是关于日常事务处理的,如邮件、电话、预约等。这个测试不需要太花哨的英文,关键是要熟练。
2.入职环节 入职环节相对较为轻松。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外籍人士会单独签订雇佣合同,部分公司可能会有劳动合同补充协议。协议内容大多与社保福利有关,例如根据法律,外企可以为外国员工交境外社会保险,也可以不缴,但是必须补偿相应的金额给员工。
一般情况下,工资会按月以人民币方式发放,而年终奖或是年末的双薪则是按照外部汇率换算为美元发放。若遇到节假日,则会提前发放下一节日的假期工资。
3.日常相处 多数情况下,外企的工作强度和时间弹性都比较宽松。不过这取决于部门和个人;有些人会给自己加压,有些人则会放松偷懒。
我认识有人加班到凌晨两点,也有人每天混日子拿高工资——这取决于个人的工作能力。 我所在的公司属于传统行业,发展相对缓慢。所以整体感觉比较墨守陈规,缺乏创新,流程繁琐效率低。但也由于是传统行业,对外国人比较有优待,没有太多的客户和销售压力,工作环境较好,也没有996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