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定期劵怎么办理?
首先,要解释一下,日本没有“定期存款”这一说(至少国内没有一家银行以“定存”的名义发售过产品),人们常说的“定期存款”实际上是指“定期金融资产”(しょうてきこうふんざい)。它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储蓄(しゅくしゃ),另一种是投资(とうぎ)。 储蓄就是把钱放到银行里,利率水平很低,有保障,风险很小。但是收益也有限。
投资则是把资金投入到股市、房市等资本市场上,获得更高的收益,但风险也就随之而来。 无论是储蓄还是投资,都是通过“银行/金融机构”这个渠道来进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日两国其实都差不多,只不过在日本,因为金融监管的原因,除了银行之外,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也可以进行“投资”业务,而在中国,除商业银行外,只有少数的信托公司和券商能从事一部分的投资业务。不过最近中国也在大力发展第三方的财富管理行业,未来或许会有更多机构参与进来。 但“定期金融资产”的概念在日本和中国却有另一个区分方式。在日本,它指的就是“定期买卖的证券交易”,也就是说,只要是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证券,无论是股票还是债券,只要是“定期”进行买卖,都算是“定期金融资产”;而在我国,由于债券市场分为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因此这里的“债券”其实指的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债券,也就是企业债和央行票据等,而“股票”则是指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投资者是不能像日本人那样直接去交易所进行“定期证券交易”的,我们只能通过二级市场的买入卖出实现“定期金融资产”的组合搭配。 而日本的“定期券”也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定期证券交易”的需求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