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校怎么划分班级?
我们学校是按年级分班、分组的,每个班的人数在30人左右。 每个学期开始的时候(秋季入学后)都会对学生们进行分班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数学和英语。根据成绩将学生分为A~E班,每组4个班,每个班的人数大概在30人。其中A班是尖子班,B班是好班,C班是差班,D班是较差班,而E班则是“问题儿童”的收容所……(别在意,这是虚构的,只是为了区分各个班的程度而设定的)
平时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及体育比赛等都是以班为单位的,因此一个班里如果存在能力差距很大的同学时,就会在各类竞赛中体现出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还没有达到需要靠天赋的程度,所以只要认真学就能跟得上;但如果出现了一个天赋极高的人,那么他/她就会很容易在班上脱颖而出。 所以从表面上看,好像大家都处在一个平等的环境里,但实际上却是“以分划线”,把学生分层了,每层的学生都有大概相同数量的人,这样老师管理起来会方便很多。而且水平相当的同学在一起学习能聊得更来,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不过这种分班制度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家长就不懂了,以为孩子考上很好的初中就等于万事大吉,成绩肯定能排在学校前面了,其实可能是被随机分配到了普通班,这种心理落差很大。还有就是有些差生的自暴自弃,因为一旦进入这个“收留所”,就算是放弃自己了,所以成绩很难提高,久而久之就变得更自卑…… 但是每个学校都想把自己的名声保住呀!于是他们就搞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奖励机制。比如我们学校就设立了“特色班级”,比如我们生物课代表所在的班就是“生物特色班”,在这个班里上课的学生只要通过了等级考核,那就可以获得额外的班级积分,而班级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礼品哦!
所以为了拿到这些奖品,同学们都会特别认真地听讲并且做好课堂笔记(因为课后还要复习,实在来不及的话就会抄书了哈哈哈~~),然后努力做课后习题,通过考试来取得好成绩。 当然啦,每个学校都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彰显自身实力的地方哒!例如在我们的校服上就有写着班级号的名字牌,每次学校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各班的方阵都是按照年级顺序来排列的,所以可以很轻易地看到哪个班的成绩比较好,哪个班比较拉垮....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日本中学的分班情况啦!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