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哪个学校?
在1928年,英国。 地点是剑桥大学。 17岁的徐志摩(1897—1931)第一次来到剑桥,他的梦想是进牛津或剑桥学习,但最后他进了剑桥。为什么选择剑桥呢?据说是因为当时正在热恋的徐张友谊的一个小插曲:一天,16岁的张幼仪陪17岁的徐志摩去剑桥,二人走到门口,徐志摩说进去吧,张幼仪问为什么要进去,徐志摩说他要进去念书。
原来徐志摩当时是想通过上剑桥来追到张幼仪!果然是一个浪漫多情又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诗人。 徐志摩当年上的是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这里可以说是出学霸的地方了,比如牛顿、罗素都是这个学院的。
其实当初徐志摩考剑桥没考上,被分到欧斯纳德学院,后因为成绩优秀转到了三一学院。 这个学期徐志摩主要是学英语和德语。但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闲不住的徐志摩,除了上课,他还去逛博物馆、看话剧……当然最重要的是思念张幼仪。
张幼仪比徐志摩低两个年级,当时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读法语和德文。她回忆道: 我和他(指徐志摩)之间似乎有层屏障……我不了解他,也不知道如何让他喜欢我。虽然他在国内是个著名的人物,可是在这间全是对称设计的屋子里面,他却显得非常渺小。我很奇怪,为何那个对我那么重要的男人,在我眼里竟如此不起眼呢? 他经常送我东西:一束花、一个首饰盒、一个小提琴,但是我总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不过像小孩子一样,他给我的礼物很精致,但我总是还礼,送他一件我喜欢的东西。 1928年的圣诞节,张幼仪来到了剑桥。
她的回忆里写道: 后来他(指徐志摩)送我回家时,告诉我他很喜欢我的新帽子。那顶帽子上面有一块小小的红色绸布,是帽圈。他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好看的帽子。这句话让他看起来非常年轻,好像一个小孩得到了心爱的玩具那样欣喜若狂。 1928年圣诞节第二天,徐志摩在日记中甜蜜地写到: 这真是幸福的一天,上午我见到了我梦中看到的最奇妙的礼物,午后我和我的爱人在林子里散步,黄昏,我带着我所爱的人回到我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