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学费多少?
这个问题,我可太有发言权了! 你知道中国高校教职工收入差距有多大吗? 我的学生时代,是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前半段度过的。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那么发达,人们虽然有了手机,但是网上购物、外卖点餐、在线支付等还并没有普及,学生们在食堂吃饭、买生活用品和学习资料等等,仍然是以线下为主。所以线下开店,还是有很多赚钱的机会的。 那个时候,我们学校里开店的教职工很多,卖生活用品(洗发水、沐浴露、洗衣粉、牙刷牙膏、毛巾)、小吃(烤肠、煎饼果子、炸串、寿司)、书店(各种教材、试卷、教辅材料)的都有,当然也有纯粹是给学生提供休闲娱乐的咖啡厅和网吧。
线下开店,有实体店铺,需要固定的租金和员工工资;线上开店,则需要缴纳技术服务费或者支付平台佣金,但不需要实体店租。 所以单纯从盈利的角度来看,线上销售肯定比线下要划算不少。 但凡事总有例外。 我的大学隶属于某部直属高校,属于经费比较充足的那一类。尽管当时网费还很贵,宿舍没有宽带接口,但我们学校还是很厚道地给每个教工公寓都安装了无线网络。
在学校里,你不管是上网吧还是自己买个上网卡,流量都是够用的。 但是,如果出了校门呢? 如果你出去聚餐、K歌、打游戏等等,消费了50元,想在网上报销点费用的话,你是报不了销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校务通”APP,而学校的财务系统又没有接入校园之外的平台或系统,你的这一项支出就只能以现金的形式,在学校外边解决。 所以从方便师生生活这个角度来看,学校的这个举措显然是没有充分考虑教工的现实情况的。 不过,学校考虑教工住房困难的问题已经很久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陆续建了不少教工住宅区。每个校区面积不大,但住宿条件确实很不错,单身教师以每人6平方米左右的标准配置,夫妻教师则达到8平方米。而且,在那个时候,这样的居住条件可比同等体量的小区要强不少了。
到了本世纪初,随着高校扩招的启动,学校又在原有基础上,建设了标准更高、规模更大的教工小区。 除了住房,学校还给教工们安排了完善的福利体系:免费班车、免费体检、免报名费(学校负责报名考试,若考上则是免费就读)、带薪寒暑假等。
当然还有最吸引人的两点:不坐班和不打卡。 不坐班意味着教师的休假时间要比别的行业多一些;不打卡意味着教师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早退、迟到甚至旷工都没有人过问。 在这所学校的这几年,可以说是教工们最为清闲的一段时间了。 毕竟,能享受到这待遇的人不多。 首先你得是高校正式编制的老师且工作满五年;其次你得是有博士学历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或者是紧缺学科的人才;再然后,你的研究方向还得和学校申报的项目相匹配……
符合条件的教授和副教授,可以享受这项福利。 但即使是教授和副教授,要想完全享受这一点,也得是学校领导特别“照顾”才行——名额非常有限,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公务员考试的千军万马抢岗位。 如果没有抢到这个名额,那你也没有关系,可以继续在学校里边干着,等到有机会了再来申请也行。反正这段时间,收入也是稳稳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