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学费要多少人民币?
提到上学,有人想起小学时候的“三两块钱”,有人想起初中时候的“50块钱一学期”,也有人想起大学时候的“几年千把块钱”。但是,你们知不知道在古代上学是很贵的?特别是小学之前,那是富家子弟才能读得起的。到底古代的学费是怎样的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算一道“古代公式”,让你们看看古代的学费要多少人民币。
夏商周时期,只有贵族和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上学,所谓“校士养疾,贵族所专”。学习的内容是礼、乐、书、数、刑、势等,说白了就是礼仪教化、人文历史、天文地理、文书写作、占卜计算、法律制度之类,与后来私塾所学的“四书五经”内容差不多。学习的时间,一般是白天,但也有长时间的,如“三日不视书,则罚不看书者五十”(《仪礼·曲礼上》),有时晚上也要留下来读书。学习待遇也不好,“必夙夜处!唯不言笑言酒歌乐而已。……士一曰不受,再曰受之,其舅断焉。少甚,则衣竖,食仆,三月,虽伯叔父昆弟弗告也。”(《礼记·儒行》),大概意思就是,你要早起晚睡,不得开玩笑,不得吃喝,不能谈话唱歌,如果你不按照先生的要求去做,轻则受到训斥,重则打手板、罚跪,甚至是被开除。在这样的严厉教育制度下,真正能成为人才的是极少数。
到了两汉时期,私学兴盛,富家子弟把教育场所由官办学校转向私家教馆。他们的教育内容更加的丰富和广泛,“凡所习,礼、乐、书、数、文、武、博、武、医药、占卜、计谋、乡党之交游”(《郡斋读书记》),什么礼节、音乐、算术、占卜、剑舞之类,应有尽有。时间也相对比较灵活,自由安排,但一般不会超过10天。而且学习态度也更加积极,“诸子各率其子弟,助经师之不足的,至于资余,则无入不能。儒术益宣,学者益盛。”(《汉书·薛泽周张卜传赞》)学习热情非常高,只要想学,就没有上不起的,所以,这个时期出了很多的人才,“布衣之学,顿厉崛起,未有不遵承师教也。”(《潜夫论·务学》)。
到了魏晋时期,国家设置太学,但是,真正的公立学校并不受重视,官办教育被私学压制,“是故外内清静,终身不隶学,然儒墨之教,以天地鬼神之道,圣人之道,咸自辅入”(《颜氏家训·勉学》),所以,这个时候,仍然是私学盛行。而太学教育的内容“体国经野,方域山川,城廓宫馆,率旧袭故,删缀文字,各从其业。”(《晋书·傅玄传》),说白了就是一些文字历史、理论修养之类,对出将入相是没有多少用的。
学习的时间也很短,“一岁辄试,随能所习,弓矢、书算、礼仪、律令、医药、祭祀诸术,皆通其艺,当世之务,皆聊陈其要。大者,经师,小者,庶士,各从所长。”(《魏书·魏子建传》),也就是说,从上学到毕业,最短的只要一年,最多者不过几年。这么急促的时间,根本不足以让人学以致用,所以在当时,太学的教育是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的。
到了宋代,学校分三级:小学、学舍、太学。宋代的小学就叫“书馆”,有国子监、博士、助理传授教义,“凡士子年八十以下,十五以上,母皆责书于学”(《宋史·选举志》),也就是说,所有十五岁以上的少年,都必须到学校学习,由国家免费供应柴米油盐。“赐其学者,书廪食,春巾茶,尝药,医病,其有礼衣冠,寒食,赏历,禄学不售,则归其书”(《宋会要·蕃夷七》)。生活、书本、医疗等,国家都包了。
学校设立有学舍,“官为置之,无欲进者,亦不抑取士于乡里”(《宋史·选举志》),只要你愿意上学,国家就会让你入学,不得阻止。而且学习的时间也很自由,“其试也,非有仕阙则皆适馆生徒肄业,未尝历试于吏,唯应书算杂艺,校其所业,通习者,听先代学去。虽在州县,而有职事,月假三五日,皆得自试,诸学馆亦时随学术优劣,升补转舍。”(《宋会要·儒学十五》)学好了,随时可以毕业,想早点离开,也可以提前考试,考试合格后就可离开。没有职事的人,随便哪一天都可以去考试,学期也没有规定,“三岁一至试,先大后小,月日成绩,以次第进,各以其艺闻于学官,而谒归服乡里。”(《宋会要·儒学十五》)也就是说,三年才会大考一次,考试之前,先期三个月,由学官监考,然后,发给毕业证,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至于太学,则是“太学之选,岁三月,自州县学校,升堂肄业而试之。三年以次,至于博士,皆所以育才贡士为先。”(《宋史·选举志》)从地方上的学校,三年一等,逐级升上来,最后在太学进行最后的考核,考取了方可成为“太学生”,成为皇帝的学生。
元代学校分为县学、府学、国子学。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立即下令各省、府、县普遍设置学校。县学设县尹为校长,教授为教授,下设孔丞、书佐等教习生徒;府学设教授,国子学设祭酒、司业,均教授学子。元王朝重视儒学,但并未重文轻武,还设有各类学校培养军吏、医官、工匠、策试等,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用人的需要。
明代学校分郡学、县学、卫学。从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开始,就是“崇儒育士”,不仅对历朝历代的学者文臣“加封赐谥”,而且对办学也非常重视,地方上“郡县立学校”,官府“置博士弟子员”,设教官,育士子。“郡学教授,立定生员额数......乡试、会试,士子许其自附于学,先入启蒙,示教育之端”(《明史·教育》),也就是说,地方上学府的师范生有定额的,但是,还没有取得参加乡试、会试资格的“野儒”,则可在学中免费补习,以便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学习的时间也比较长短不一,少的三五个月,多的三年。“如诸王宫学校、府州县学,每月以三日讲书,二日读书,五日教授经史,六日习策。正月、五月、九月,日讲书三日;二月、六月、十月,读书三日;三月、七月、八月,经史三日;四时,讲明世律三日。凡校试,春二月、夏五月、秋八月、冬十一月,于本学,诸生之上,各出其故业,诵而读之,使明其可诵者”(《明史·学校》)。
清代改书院为学校,正式确立书院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并设学政专管学校,以考取功名。虽然嘉庆以后,学校渐废。但是,当时的学校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国族之秀,多归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