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剑桥拒是什么体验?

溥菡鑫溥菡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今年申请牛剑的人应该都了解,是近几年来最难申请的一年。牛津、剑桥在2016年共录取了845个中国学生(含港台地区)。 而到了2017年却只录取了730个中国学生,减少了13%; 再到去年2018年,虽然人数增加了9%,但是实际拿到了offer的学生却比前两年还要再减少一些,达到了历史新低。 从2016~2018三年申请数据可以看出来,牛津、剑桥对中国学生的offer数量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顶级高中的崛起。

之前牛津剑桥的offer一直被各重点中学垄断着,像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华师大二附这样的顶尖高中每年都能拿到几十个offer。 但是从2017年起,各地越来越多的优秀学校能拿到牛剑offer了,不像以前那样只能看那几个学校的“脸”。 以牛津为例,2016年至2018年度一共发放了630份offer,而其中仅50份(不到10%)给到中国的顶级私立学校,400多份offer则都被各类中学平分。

比如去年牛津总共放出2500份offer,中国获得offer的人数达到1650人,占到了总体数量的66%! 这意味着以往那种一个学校包圆了所有牛剑offer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而剑桥大学本身比起牛津更看重学生的学术能力,对A-level的成绩要求又高于牛津,所以对国内学生来说难度要更大一些。 据学长所知,2018年剑桥放出的offer数大概是在360左右,比起牛津稍微少一些,而中国学生最终拿到的offer数量大概在170个上下,和去年相比减少了20多个。

虽然牛津和剑桥每年发放的offer总数看起来不少,但是从它们两所大学的招生总量来看,offer的数量确实不多,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以牛津为例,它总共有9个学院,今年每个学院只招2个中国学生(约50人左右),而剑桥也差不多,每个学院平均下来也只招1个中国学生(约50人)。

这样算来,牛津剑桥总共只招收了450个中国学生,和去年相比还减少了25个。 所以被牛剑拒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中国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而被拒之门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