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都自己做饭么?
我留学期间,除了第一年因为在国外办签证太慢了,所以错过了宿舍申请,住在了学校的国际办公室(真的就是一个小办公室改的)里,每天和国内时间差15个小时,早上打开房门就能见到太阳的那种。第二年搬进了学生公寓,才开始学做饭。 我的厨艺是在新西兰学的,虽然之前也学了一些,但基本都是跟爸妈学的传统菜式。在新西兰主要是学了怎么利用当地食材做快餐式的简易西餐,比如烤鸡翅、烤羊肉串、芝士通心粉、黄油炒意面等等,主要解决午餐和晚餐的问题。
在澳洲主要学了怎么做牛排、做披萨、烙饼、各种沙拉等,解决了早餐和中餐的问题。 在英国主要学了炸鱼薯条、做海鲜汤和小蛋糕等等,解决了早餐和中餐的问题。 因为在英国硕士一年,只有3个月可以入境,所以我基本上没有做什么好吃的,唯一值得说的是,我把在国内已经基本消失的炸酱面给复原了,并改良成了不用手擀面的懒人版炸酱面。 现在回国了,自己也买了厨具,开始学做中餐。
但是我发现,不管我在哪个国家留学,我做的最多的都是简单、快手又营养的菜肴,基本符合我“营养+美味”的定义! 所以我觉得,是不是留学生都是自己做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学校提供的食堂或者外卖怎么样,另一个是你的留学生活是丰富的还是单调的。如果留学生活丰富,你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美食,那么你自己下厨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反之则大一些。
不过,不管留学生有没有自己下厨,我们出国读书,应该都是我们人生的一次成长经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