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也有择校的迷茫吗?
作为一个在北美做过留学申请,也在欧洲做过多套择校方案的老师来说,我觉得我很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声明一点,我不属于任何中介,我只是在做自己热爱的教育职业而已。
1.北美和欧洲的择校逻辑是不一样的,北美更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选校模式,就是学生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然后再让学校和导师来决定录取的可能性;而欧洲则是“以院校为中心”,首先看学生是否符合院校的入学要求(通常包括GPA、语言成绩、学术成绩、实习经历等),如果满足则进入候选名单,再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确定最后去向。
2.北美和欧洲的名校定义也是不一样的,北美认为能够提供顶尖的教师资源,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体验的学校都是好学校(因此常春藤很多课都是万人大课,师生比并不低),而欧洲则更多地从院校的背景角度出发,除了少数几个像牛津剑桥这样的顶级大学,大多数学校的校友网络没有北美那么强大,因此从就业角度来看,在欧洲多数情况下名望大的学校并不一定就代表最好的选择。
3.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考虑到未来不确定的因素较多,我的建议是优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因为只有热爱才能让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而对于硕士阶段的学生,我更倾向与选择名校,因为时间的成本和机会成本不同,硕士正逢职业生涯初期,选择好的平台可以让自己在未来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职业规划,那就另当别论了。
4.无论在哪里读书,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要失去方向,多和本专业的大牛们交流,多和自己的counselor沟通,他们的经验和眼光不会害你。另外就是多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情况,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