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专业哪年开设?

柴方红柴方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56年,著名的达特茅斯会议(The Dartmouth Conference)上,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们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并进行了初步定义。 这次会议中,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了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并在会中介绍了他关于“媒体”的定义——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其他动物并统治地球,是因为人类的“语言能力”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而现代的信息技术则赋予了人类新的能力——“传播”和“控制信息的能力”。

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信息技术,本质上都是作为人类新能力的衍生品而出现。没有对“语言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传播能力”“控制信息的能力”的持续研究,就不会有人工智能或信息技术,也不会有今天对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狂潮。 如果一定要说人工智能是哪一个学科的分支的话,那它一定是属于认知科学的。

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这个领域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由很多不同学科组成的,目的是探索认识过程的本质,包括感知、理解、学习、记忆、决策制定等等。可以说正是由于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才引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 但至今我们仍然没有完全找到人类思维的真相,更不要说制造出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机器。现在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仍然是基于这样两个假设下的:

1. 大脑是一个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装置;

2. 大脑是用来学习、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器官。 我们目前的一切科技都是基于这两点假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如果未来有一天我们找到了颠覆性的证据来反驳其中一个或者这两个假设,也许是我们能最接近制造出一台人工智能机器的时刻了。

关天娴关天娴优质答主

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在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中明确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重视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专门人才已成为国家战略。

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科基础是数学、计算机、控制和心理等,在此交叉学科基础上形成知识体系。从全球各大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看,目前还没有在培养方案中涵盖人工智能的所有子研究方向。主要考虑学科的建设成本和人才培养规模,以及人工智能某一研究方向的实际需求。

2018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教技〔2018〕3号),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服务大学生的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布局”“到2030年,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前沿方向的科学探索要取得重要突破,培养一大批获得国际认同度较高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

为更好地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以及教育部人工智能课程设置要求,满足各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学科建设需要,从2019年开始,高校纷纷建立人工智能专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