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澳洲开始排华?
1、经济因素 从移民角度,中国经济崛起意味着移民人数大幅增加;从贸易角度看,中国进出口产品结构与澳大利亚非常接近,都是矿产品和农副产品为主,这意味着中国的进口和出口贸易都有可能对澳大利亚形成挑战。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澳大利亚的矿业和农产品出口遭遇挫折,急需开拓新的市场。而人口近14亿,进出口总额超过澳大利亚两倍的中国,无疑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如何进入并占领中国市场成为当前澳大利亚对外贸易的关键。
2、政治因素 中国崛起不仅带来经济的挑战,也在某种程度上威胁了澳大利亚的国际地位。 作为英联邦国家,澳大利亚一直将英国视为故乡,将英国人视为自己的血统亲人。然而,在中国人眼里,澳大利亚不过是白种人的一个殖民地而已。2009年,我国政府在招待澳大利亚领导人时,特地为对方播放了《黄河大合唱》,这个举动让老布什在内的美国人感到震惊(美国人不相信中国会欣赏西方艺术作品),更让澳大利亚领袖们倍感屈辱(他们认为自己是白人,应该受到尊重而不是被当作黄种人对待)。
3、历史因素 中澳之间存在领土争议,巴厘岛火山喷发后涌入的海水淹没了两个小岛——诺莱特岛和新赫兰岛——这两个岛属于澳大利亚但由中国渔民长期居住。这些岛屿离大陆最近只有60海里,如果联合起来面积可达350平方公里,甚至能修建机场和军事基地。对此,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公开声明:这些岛屿主权归属于中国,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作为英国海外殖民地,澳大利亚本土土著为棕色人种。自殖民开始澳大利亚就从英国引入白种劳工,后来东南亚及中国人的进入让澳大利亚开始有外来有色人种。出于种族对立及争夺工作机会的原因,澳大利亚国内开始排华。
中文名:澳大利亚排华运动
外文名:Australian anti-Chinese movement
发生时间:1851年至20世纪初
发生地点:澳大利亚
因 由:有色人种及争夺工作机会
对 象:华人
影 响:华人被迫离开澳大利亚
1851 年,随着澳大利亚的金矿被发现,移民澳大利亚的人数大增,华人移民也开始增多。据史书记载,在墨尔本和悉尼之间的一线矿场上,中国矿工超过2万人,悉尼唐人街也开始形成。1859年,澳大利亚已有6万华人。华人矿工因勤劳肯干,技术高明,逐渐在淘金的苦力队伍中超过了其它族裔工人,这引起了英国白人及其他欧洲移民的恐惧和嫉妒,反华仇华情绪骤然高涨。从1861年开始,澳大利亚殖民政府开始限制华人,禁止华人合法淘金,并征收人头税。19世纪70年代,限制华人政策日益苛刻,要求华人入境必须携带150英镑财物,而当时一个普通华人一年的工资只有15 镑。
澳大利亚排华运动有组织地爆发了,1881年英国移民在墨尔本掀起了大规模的排华示威游行。随后新南威尔士、昆士兰、维多利亚、西澳大利西亚等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排华活动,在此过程中,澳大利亚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多次立法排华。
迫于殖民统治者和白人矿工的双重压力,华人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离开了金矿区,在一些大城市形成了唐人街。在澳大利亚获得自治领并开始制定移民法后,1901年,澳大利亚开始实施所谓的‘白澳政策’,严格限制有色人种,尤其是对华人和日本人采取极为苛刻的歧视政策,禁止华人和日本人入境,禁止已在澳华人和日本人拥有土地和从事多种职业。此后,华人被迫离开澳洲。